手机扫二维码即可获知最新消息哦!
作者:更新日期:2012-12-25 13:54:45来源:
阿果石油英才网市场部转载并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业的升级换代,特别是现代高科技的迅速发展而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使得我国的人力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需要的差距越来越大,经济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矛盾空前尖锐。据统计,初级人才、长线人才相对富余,但高层次人才严重紧缺。目前,我国从事高科技工作的科学家只有149万人。高新技术和复合型人才却相当短缺,特别缺乏有世界眼光和跨文化操作能力,通晓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人才,能领军“大兵团作战”的帅才更是捉襟见肘。
今后5年内,平均每年将有6万多名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届时尖端人才难以为继。我国人才资源存在两个5%现象,一个是,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总量的5.7%;另一个是,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总资源的5.5%。从未来的发展看,中国缺少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一流科学家,缺少一批支撑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缺少能够迅速提高中国工艺水平、大幅度增强中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的实干型人才;缺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应用型人才;缺少第三产业发展所急需的各类管理人才。从我国现有的人才结构来看,存在“八多八少”,一是传统产业人才多,高新技术领域人才少;二是继承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三是单功能人才多,多功能人才少;四是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多,企业人才少;五是熟悉计划经济的人才多,熟悉市场经济的人才少;六是大中城市人才多,县乡和老少边穷地区人才少;七是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才多,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人才少;八是管理型、研究型的人才低能高就的多,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少。知识老化、重理轻文、重技术轻管理,是造成这种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的原因所在,也是目前中国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很难与国际接轨的症结所在。显然,人才结构的失衡,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高层次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人才战略实施,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这种失衡和紧缺根本上是由长期的非市场化运行导致的。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 阿果石油英才网 http://www.cnpcjo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