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二维码即可获知最新消息哦!
作者:未知更新日期:2016-07-05 09:16:22来源:互联网
面对油气开发行业持续“寒冬期”,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瞄准工艺技术创新,实施水平井精细分段压裂,实现了水平井单井产量和效益的大幅提升。在川西应用7井次,压后测试产量较邻井常规压裂平均提高28%,稳产能力平均提高73%。
3月12日,中江气田新一任王牌井诞生:高庙33-12HF井在油压17.6兆帕下,测试日产量达21.67万方,取代高庙33-10HF井成为新一任产量“霸主”。
该井在水平井段仅670米条件下,实施了15级分段压裂,平均缝间距为45米,和同级常规分段压裂相比较,水平井钻井长度较常规改造的1000米缩短了300米以上。
针对川西中深层气藏水平井开发,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了“无级智能滑套”工具,通过精细分段压裂优化设计,裂缝间距较常规压裂缩短60%至70%,达到充分释放储层潜优势产能,实现尽可能让每一米储层都为单井产能做贡献,从而实现“把每一米储层吃干榨尽”的目标。
截至目前,水平井精细分段压裂技术在川西应用7井次,压后测试产量较邻井常规压裂平均提高28%,稳产能力平均提高73%。
让每一米钻遇储层都“有所作为”
2016年2月3日,石油工程院三届二次职代会暨2016年工作会上,各位代表认真分析了低油价下投资成本大幅压缩带来的新挑战,确立了提升气田开发效益的新目标,凝集体智慧,共谋发展大计,达成了“只要工艺措施到位,一切储量都是有价值的”共识。
从地质井位部署研究到钻完井、试气集输的整个开发过程,压裂是“临门一脚”,裂缝间距、裂缝布局、压裂规模等参数如何优化,就好比一把钥匙,必须要与储层物性特征这把门锁相匹配,才能打开油气产能之门。
“针对单井钻遇的不同品质储层,以前是挑着干,只对优质储层进行压裂改造,而现在是一锅端,把所有储层都吃干榨尽”,油气田开发专家刘林形象的道出了精细分段压裂的精髓所在。
“精细分段压裂,就是要让每一米储层都有所贡献”石油工程院酸化压裂技术中心黄禹忠说。
在单井优化设计时,石油工程院“五堂会审”,联合采气厂、勘探开发研究院、测井公司、井下作业公司,针对水平段井眼穿行轨迹情况和储层特性对钻遇储层含气性等级进行逐段评价,提出的“非对称立体优化设计”理念让工艺措施与储层地质条件相得益彰,充分释放油气产能潜力,让每一米储层都对提高单井产能“有所作为”。
让裂缝间距缩短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工程院酸化压裂技术中心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拉开距离那是美,缩短距离那可是效益”。
“致密砂岩气藏由于非均质性极强,针对不同特性储层,只有做精做细我们的工艺,做到了‘对症下药’,才能把每一米储层在单井产能上的作为发挥到极致”,2016年院科技大会上,技术人员满怀豪情,信心满满。
“缩短压裂缝间距”成了科技人员们追逐提升钻遇储层动用率和单井产能的重要途径。
五年磨一剑,管具技术中心的科技人员们自主研发的无级智能滑套工具正式投入现场推广应用。
该工具消除了常规级差投球分段压裂在采气管柱上的“卡点”障碍,真正实现全通径压裂,结束了常规压裂在Φ73毫米油管最多只能分压12-13段的历史,让具有1000米水平段的水平井可以分段压裂20级以上,将压裂缝间距离缩短到30至50米,大大提升了水平井钻遇储层的改造率,为单井产能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资源有限,科技无限。在无级智能滑套系列工具规模应用以前,油气田曾尝试过采用泵送桥塞分段压裂、猫鼬分段压裂等国外先进的技术,来解决常规投球分段压裂级数受限难题,但由于受工具引进成本和作业工序繁杂的影响,导致单井改造措施作业成本较高,开发没有效益。通过无级智能滑套工具和精细分段压裂工艺的推广应用,单井的开发效益平均提高在30%以上,为油气田的提质增效发展发挥好了创新驱动作用。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 阿果石油英才网 http://www.cnpcjo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