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新闻 > “两表三图”控躺井

站内搜索

手机扫二维码资讯频道

阿果石油英才网资讯频道

手机扫二维码即可获知最新消息哦!

综合新闻

“两表三图”控躺井

作者:未知更新日期:2016-06-08 08:33:57来源:互联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35【我要打印】
文章概况:胜利油田:“两表三图”控躺井

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高青采油管理区高43平60井实施检泵冲砂作业,从作业动力搬上到完井开井,仅仅耗时3天。高效源于一份未雨绸缪的躺井应急预案。

据管理区主任师张兴明介绍,该井的躺井原因,他们早已有了明确的预判,作业设计也在一个月之前就已完成,一旦出现躺井,就可以第一时间搬上作业,节约了大量等待时间。不仅如此,记者在躺井预案上看到,每口井的流程走向、电力设施、井场道路等现场情况,一目了然,甚至连钻地锚的位置,也画出了大体方位,供施工方参考。“作业占产时间越短,对地下流场的影响就会越小,作业效果才能有保证。”张兴明说。

高青采油管理区油藏类型复杂,包括稠油、低渗、中高渗油藏。受砂、蜡、垢、油稠、偏磨影响,管理开发难度大,躺井数一直居高不下,最高峰时每月接近10口,不仅影响了原油生产,也加大了成本压力。

2015年开始,这个管理区开展了全员“每天分析一口井”活动,从油藏、井筒、地面三方面入手,建立“单井档案”,实施“一井两表三图”全生命周期管理。“两表”分别是油藏参数表和作业历程表,包含了该井所在区块、含蜡量、凝固点等21项生产参数,以及该井历次作业时间、原因、作业描述及检泵周期等情况;“三图”就是测井图、井身轨迹图,历次作业照片图集。地质、工程、生产各部门分工负责、联合发力,把防范躺井问题关口前移的同时,实现了一井一策的“大数据分析”和“前瞻性管控”,避免了头痛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化治理。

“通过建立单井档案进行联合会诊治疗的一体化运行方式,打破了‘分科急诊’模式,不仅实现了单井源头数据整合、井史信息归档共享以及躺井原因的规律化把脉,而且在措施模式上实现了‘急诊’向‘会诊’的转变,使油井管理更精细,‘诊治’更及时。”张兴明说。

樊41井由于腐蚀结垢严重,一直采取3-5天一个周期的井口加药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管理区通过对储层性质的研究分析,大胆改变传统思路,将2吨阻垢剂一次性直接挤入地层,焖井24小时使药剂与地层岩石和水进行反应,形成中性水,成功解决了这口井的管杆腐蚀问题,使该井的平均检泵周期由120天延长到590天。

“一井一策控躺井,重点还是在一线班站。”张兴明介绍,以往油井出现问题,总是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查问题,找原因,有时难免产生误判,影响了工作效率。为了提高班站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区结合单井档案,将各类问题及解决方法制作成单井课件下发到基层班站。这样一来,油井出现问题,一线员工就可以按照课件说明,采取碰泵、热洗、优化参数等措施,对症下药、提前介入,延长免修期。

4月15日,管理区采油二站员工王洁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发现高424斜27井功图不正常,经现场排查,该井计量不出,憋压不起,结合该井井史、功图变化及井筒状况的精准分析,判断该井抽油泵游动凡尔打不开,迅速采取碰泵措施,恢复了正常生产。

除此之外,管理区还依托信息化建设,推行“图示化”工作模式,对每项现场工作进行拍照记录上传,并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制作“小时制”量油变化曲线,实现了对油井生产的过程控制和全程监督,确保了油井管理的及时准确有效。

今年一季度,管理区维护井次比去年同期减少4井次,检泵周期延长了77天,躺井率由2014年的2.45%下降到1.75%,作业占产由2015年的325吨减少到151.6吨,节约作业费用46.72余万元。

本文关键词:采油管理  

阿果石油英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 阿果石油英才网 http://www.cnpcjob.com

编辑:xiongfl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