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二维码即可获知最新消息哦!
作者:未知更新日期:2016-05-23 08:44:30来源:互联网
“单井停产后,应该是关井和注水压锥同步推进,才能抑制水锥,保持油井生产能力。”
这是近期西北油田采油一厂措施论证会上的一幕。面对“寒冬期”资源配置不合理、盈利能力逐步减弱、生产方式亟待转变等一系列新问题,采油一厂按照“控递减、保能力、增可采”要求,积极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落实效益配产。1-4月份自然递减同比降低了1.2个百分点,增加水驱控制储量86万吨,创效1.08亿元。
认识再深化 效益论英雄
今年以来,面对低油价带来的巨大冲击,该厂持续强化“以效益论英雄”理念,加大对人员配置、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力度,干部职工在思想观念上彻底实现了“四个转变”:以产量论英雄向以效益论英雄转变、以能力配产向效益配产转变,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油藏开发向油藏经营转变。
效益观念的深化,要体现在生产方式转变上、油藏有效经营上,最终落脚到降本增效上。负责油藏开发的技术人员每月都要召开一次措施论证会,优化方案设计,坚决杜绝无效措施。
“要实现降本增效,降低弹性变动成本是关键,今年以来实施“效益配产”,就是对效益实行事前预算,运行一个最优产量方案。产量再高,如果赔本,坚决不干。”负责效益评价的技术人员介绍说。
TK1129X井是该厂试采区一口的单井,日产原油25吨,由于该井相对偏远,没有外输管线,生产的原油需要车拉倒运,倒液费、人工费等成本居高不下,经过效益评价,是一口负效井。2月份,技术人员决定关井让其“休养生息”。
开井先评价 精打油算盘
效益配产的重点工作,就是进行效益评价,预测哪些工作可干,哪些工作不能干。技术人员根据当月单井开井水平和关井能力,测算次月产量,排查措施、注气井的潜力,然后根据上月核算的实际消耗,测算次月单井弹性变动成本。1-4月份,共对700口井进行单井效益评价。
对103口措施潜力井,根据前期费用和全周期增油潜力,测算出单井平衡油价,再进行技术论证,排好措施上修顺序。同时,对关停的注气井因势而动,待油价上升后再按效益排序逐步恢复生产。
结合单井效益评价情况,决定关井或间开生产。2月份,第一批关停了86口低效井,停止3口井的单元注气,减少费用690万元。叫停正在作业的措施井1口,暂缓原计划上修措施井11口,减少费用1056万元。
通过效益评价,综合考虑系统运行、关井和增量上修等因素,最终得出一套效益配产运行最优产量方案。
塔河一区TK105H井前期日产液量40吨,含水98.8%,通过效益评价为负效井,下步方案准备关停。油藏人员经过论证分析,认为该井堵水潜力较大,经过“三线四区”效益再评估,最终优化方案,改关停为不动管柱堵水作业,措施后累计增油1458吨,措施成本仅10万元,见效十分明显。
多错保产能 补足营养餐
油价降了,地层能量不能降,技术人员认识油藏的能力不能降。该厂在优化开发动态、保生产能力上做文章,在稳定生产井水平、保证关停井能力、精选工艺措施上下功夫。
高产井实行预警管理,夯实高品质油产能基础。目前,该厂日产原油超过30吨的井有20多口,且均为中-轻质高品质油,占全厂产量30.9%。通过预警分析,对含水风险高的6口井主动实施控液生产,每天控制在100吨以内,降低了产能下降的风险。
精细注水是保能力、增可采的重要手段。技术人员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实施定量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水力扩容。对注采井网不完善的井组新增注水点7口,提高水驱控制程度。对14个注水区块地层亏空大、压力传导慢的井组,提高配注量,加快能量补充。
同时,加强关停井的管理,关井期间对92口井的井口压力、液面、静压进行动态监测,做好产能恢复工作。目前有28口关停井逐步恢复生产,日增油30吨,保产能见到了初步效果。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 阿果石油英才网 http://www.cnpcjo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