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二维码即可获知最新消息哦!
作者:未知更新日期:2016-04-25 08:37:22来源:互联网
作为大牛地气田的上产接替区块,东胜气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不断深化对该区块的认识,深入研究东胜气田生产管理思路,通过运用防、排、调、解“四步”措施,从活井预防、低效井治理和问题井复产三个方面,加强对气井的现场技术管理,提高低产低能井的产量贡献率,努力实现区块稳产、效益开发。目前,该气田已由2015年底单井日均气量每天1.11万方增至每天1.15万方,实现了低渗透气藏气井单井产量的“零”递减。
“防”是基础
气井预防是基础,该中心将预防做到常态化,制定“一井一策”的防堵措施,防止气井出现井筒及地面采气管线水合物堵塞。为了延长药效时间,一方面给J11P4H、 J11-3两口井配备注醇泵,实现全天候连续向采气管线滴注药剂,另一方面,对ESP2高产液井实行“少食多餐”的每日加注制度;由于气温的回升,及时优化气井的注醇周期和注醇量,将伊深1井套注甲醇每天200升降至每天150升,锦11井由每天100升调整为每天50升,J11-2井注醇周期也由每天1次调整为2天1次,日节约注醇量200升,实现了气井预防与成本节约两不误。
“排”是关键
要保障气井稳定生产,关键是将井低积液排出来,技术人员每日跟踪各井生产情况,分析井口压力变化,准确发现异常水量波动,及时优化泡排制度。产液量较多的J66P20H井日均产水14.3方,泡排制度由前期的3天1次优化为2天1次,调整后生产趋于稳定;ESP2井气举复产后由间歇泡排调整为每日泡排,产量稳定,采气管线堵塞明显减少。合理的泡排制度防止了积液加剧造成井筒堵塞甚至水淹,为产量稳定创造了条件。
“调”为手段
为激发出间歇井的“活力”,管理人员适当调整生产制度,通过对低产低效井J11-1井、锦26井、ES4井由定套压开井制度调整为定周期生产。制度的优化,一方面提高了气井利用率,增加了产气量,锦26井和J11-1井日均产气量分别上升了31%、38%;另一方面减缓了套压下降速度,3口井套压降由调整前的每天0.0089兆帕,降至每天0.0029兆帕,在稳定地层能量的同时,确保了最大的产气量。
“解”是保障
技术人员通过对问题井的深入研究,并“对症用药”,实施降压带液、甲醇解堵、制氮气举等复产措施,恢复了部分问题井的正常生产。J66P20H井、ESP2井是两口水淹井,在成功实施了气举作业后,再次展现出生产活力,目前日产气量分别为1.42万方、2.07万方,在以上“防”、“排”、“调”三步措施效果都不明显的情况下,“解”提供了一道技术保障,为区块稳产、效益开发保驾护航。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 阿果石油英才网 http://www.cnpcjob.com